筆石是一類早已滅絕的海生群體動物,地理分布廣,除南極洲外世界各地均有發現。。筆石蟲體分泌的骨骼稱筆石體,它不含幾丁質,而是硬蛋白骨膠原的各種氨基酸,所以形成化石時常呈黑色碳質薄膜,像筆在巖石上書寫的痕跡,故稱筆石。
筆石體一般長幾厘米至幾十厘米,最大的可達1米,一個筆石體或群體包括一個小的胎管,它可能是有性繁殖的蟲卵變成幼蟲后分泌的,胎管經無性繁殖分泌出亞胎管和一個個胞管,胞管相連成筆石枝,有的可分泌出雙芽胞管,由它形成兩個筆石枝,所以有的筆石僅一筆石枝而有的有很多筆石枝,構成樹叢式,它們多固著為生,而單枝或枝少的多浮游或假浮游為生。筆石始于中寒武世,至奧陶-志留紀達到鼎盛,到泥盆紀時迅速減少,早石炭世時滅絕。由于多數筆石為浮游,分布廣,加上演化快,所以它成為確定地層時代和大區地層對比的極重要化石,尤其是奧陶-志留紀地層。
筆石可分樹形筆石、正筆石等8個目,筆石有歸于無脊椎的苔蘚動物門、腔腸動物門等,也有歸于有脊椎的半索動物門,甚至主張單獨成立筆石動物門,分歧之大,令人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