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1 第一臺擺驗震器。
1755 里斯本地震激發了人們對地震學的關注。
1819 庫奇叢林沼澤地的地震令人注意到了斷層的作用。
1826 馮·霍夫(Von Hoff)開始發表地震年表。
1831 泊松(Posisson)發表固體彈性波理論。
1855 費希爾(Fisher)確認斷層作用為地震的成因。
1857 那坡里(Neapolitan)大地震(Mallet,1862)。
1859 馬利特(Mallet)估計每年要發生8次“大震”;并發表世界地震活動性圖。
1872 伯特利(Bertelli)觀測到脈動與風暴之間的關系。
休斯(Suess)使地球科學家們相信斷層可以形成地震。
1880 米爾恩(Milne)和格雷(Gray)在日本記錄到他們的第一張地震圖。
1883 克拉卡托火山噴發:造成火山地震和海嘯。
1885 瑞利(Lord Rayleigh)發表瑞利波理論。
1888 門登霍爾(Mendenhall)率先對地震能量作了估計。
1889 馮·利波爾·伯希維茨(Von Rebeur Paschewitz)獲得第一個遠震記錄。
1891 美濃-尾張地震(Koto,1893)。
1897 維歇特(Wiechert)假定地球具有地核。
印度大地震:奧爾德姆(Oldham)在該地震圖中識別出了P波和S波。
1899 開始發行《Shide通知》,后來改通知演變為《國際地震資料匯編(ISS)》。
諾特(Knott)討論了發射和折射。
1901 國際地震學協會成立。
1904 拉姆(Lamb)發表關于來自脈沖源的波的理論。
1906 蒙特敘斯·德·巴洛爾(Montessus de Ballore)出版《地理地震學》(Geographie Seismologique)。
伽利津(Galitzin)研制出了電磁地震儀。
舊金山地震。
昂根海斯特(Angenheister)率先試圖測量吸收。
1907 黑格洛茨(Herglotz)展示如何計算速度隨深度的變化。
大森房吉(Omori)提出了地震復發的空區理論。
1908 西伯利亞的大隕石產生沖擊性地震。
1909 希達(Shida)觀測到了初動的四象限圖像。
1901 里德(Reid)發表彈性回跳理論。
莫霍洛維契奇(Mohorovicic)發現地殼-地幔邊界。
1911 《美國地震學會會刊》創刊。
勒夫(Love)發表《地球動力學的某些問題》。
萊邦松(Leybenzon)指出地核必定是液態的。
1914 美國氣象局開始收集有關美國的地震資料。
古登堡(Gutenberg)測量到地核的深度。
費莫爾(Fermor)提出相變為地震的成因。
1921 塔姆斯(Tams)記錄到海洋下的速度比大陸下的高。
1922 特納(Turner)證明某些地震的震源深度大于通常的震源深度。
1923 中野(Nakano)把初動圖像與應力偶聯系起來。
海岸與大地測量局負責監測美國地震。
1924 杰弗瑞斯(Jeffreys)著的《地球》第一版問世。
1925 杰弗瑞斯發表第一篇論述面波的文章。
1926 古登堡預測存在低速層。
拜爾利(Byerly)開始研究初動。
1929 格蘭德班克斯(Grand Banks)地震和海嘯。
1930 貝尼奧夫(Benioff)研制成可變磁阻地震儀。
1932 日本開始建立第一個海嘯警報系統。
1935 貝尼奧夫研制成應變地震儀。
杰弗瑞斯-布倫(Jeffreys-Bullen)發布走時表。
和達清夫(Wadati)指出深源地震圖像。
拉科斯特(LaCoste)引進零長彈簧地震計。
里克特(Richter)發明震級標度。
......
2004 印尼大地震,引發了巨大海嘯,死亡20萬人,東南亞損失慘重。
2008 中國四川汶川發生8.0級特大地震,死傷近10萬人